首页

蕾拉女王白棉袜

时间:2025-05-30 00:31:56 作者:博物馆里“画”端午 解锁千年仪式感 浏览量:46066

  中新社济南5月29日电 题:博物馆里“画”端午 解锁千年仪式感

  中新社记者 赵晓

 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,在2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,“沉淀”了哪些仪式感?

  端午节前夕,中新社记者探访山东博物馆,从古画、年画中寻迹“花样”节俗。

  在文物鉴赏室,山东博物馆书画部研究馆员鲍艳囡向记者展示清朝大臣蒋溥所绘的《天中五瑞图》。只见1米多长的画轴在桌面缓缓铺开,从上至下,蜀葵、菖蒲、石榴花、枇杷、蒜头错落有致地“伸展”,左下方的粽子凸显端午主题。

5月28日,在山东博物馆,鲍艳囡向记者展示清朝大臣蒋溥所绘的《天中五瑞图》。中新社记者 赵晓 摄

  “这幅画的核心是避疫驱邪,以‘五瑞’镇‘五毒’。”鲍艳囡介绍,在中国古代,“午”与“五”相通,端午节习俗多与“五”相关。节后湿热,蛇、蜈蚣、蟾蜍等“五毒”活跃,古人便把菖蒲、艾草、石榴花等“五瑞”摆于室内或佩戴身上。它们既是祥瑞之物,也能入药防病。

  与蒋溥同时期的书画家薛怀,曾以端午节为主题创作《天中瑞物图》。画中不仅有艾草、蜀葵等端午节风物,还增添引路蝙蝠的形象。“‘蝠’谐音‘福’,画家借此渲染节日氛围,寄托‘福自天来’的美好祝愿。”鲍艳囡说。

  作为传承2000多年的民俗大节,端午节是文人画家笔下的“常客”,也是民间艺人刻印年画所钟爱的题材。据文献记载,早在宋代,中国民间已开始流行端午节悬挂钟馗、张天师画像。这类画像多以木版年画的形式展现。

  钟馗骑驴祛邪魅、张天师挥剑驱“五毒”……山东博物馆书画部副研究馆员孙芳从馆藏文物中精选6幅端午节主题年画,逐一解读其中内涵。“这幅张天师画像用红色线条勾勒,源于古人认为朱砂红具有驱邪作用。画中题词众多,‘祈福保安’四字点明此画用途。”

  现场展示的苏州桃花坞年画《端阳喜庆》画幅最大,场面壮观,展现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。

5月28日,在山东博物馆,孙芳展示苏州桃花坞年画《端阳喜庆》。中新社记者 赵晓 摄

  “中国南方水多,适合赛龙舟;而北方陆地多,有拉露水等习俗。”孙芳说,端午节是个仪式感拉满的节日,其习俗既有地域性,也具系统性,涵盖祭祀礼仪、饮食文化、体育竞技、卫生保健等各方面。

  在孙芳看来,尽管各地过端午节的形式不一,但思想根源一致,始终围绕“阴阳平衡”的理念,以祈福、保安、驱邪为核心主题。“从深层看,端午习俗与中国古代历法、阴阳五行息息相关,强调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,反映中国人‘天人合一’的哲学观念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吉林长春:机器狗上岗 服务雪场游客

2月18日至20日3天,国家卫星林火监测系统共发现桂北、桂西卫星热点22个。2月21日,百色、河池接连发生3起森林火灾。其中乐业县幼平乡发生一起山火,过火面积约250亩,现场有6级左右大风,火场扩大至约2000亩;天峨县坡结乡发生一起森林火灾,过火面积约100亩;天峨县纳直乡发生一起森林火灾,过火面积约70亩。

“粤滇·澜湄线”国际货运班列暨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开行

本次大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共计发表14场主旨报告,并围绕流域水安全、水环境综合治理、流域绿色发展议题开展主题对话。会上,还发布了技术产品HydroN南科院通用水模型系统、数字孪生超融合一体机“汇湾”,以及无人智能绞吸式多功能船-智远号。

合肥连日高温 动物们避暑出“奇招”

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,山西深入推进省政府民生实事“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”,目前全省已建成23100个基层服务点。同时,山西还接续开展了“10+N”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,成功举办2024山西·太原人才智力交流大会。此外,山西省还在加快推动国家级、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,建立起覆盖全省117个县(区)的零工市场,全力打造“全链条”就业服务体系。

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将于11月4日交付

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,三明逐步构建起“企业+经纪人(合作社)+基地+农户”的稻种生产模式。曾明星说,本地企业、经纪人、制种大户等已跟随种子走出去,开辟基地,输出技术,传授经验。(完)

水利部针对西北4省区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

自出道以来,他平均每两年出一张专辑,每年全世界上百场巡演,还有数不清的邀请。他活在一张以小时为单位的日程表上,每天在地球上飞来飞去,飞行员有休整的时间,郎朗没有;沙发、地毯、飞机……不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,他在哪儿都能睡着,一下飞机就能直接进音乐厅弹琴,这种睡眠质量也是一项经年累月练就的技能,“被常年残酷的生活环境逼出来的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